地税2017税收收入2304.5亿元
晶报讯(记者 马琳 通讯员 秦燕玲 傅卓荣)记者昨日从市地税局获悉,2017年,市地税局组织税收收入2304.5亿元,收入规模在全国大中城市继续排名第三。与此同时,市地税局主动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,持续推进“放管服”,全面落实税收优惠政策,主动营造公平法治的税收营商环境,全年减免税规模达508.6亿元。
数据分析显示,2017年我市高新产业贡献优质增量,高新技术企业达10988家,贡献税收455亿元,增长10%,当年新增2951家,贡献税收23.9亿元。新兴产业占据创新高地,贡献税收557.7亿元,增长14.4%,占比24.2%。软件及信息产业增势迅猛,贡献税收183.9亿元,增长31.3%,对税收总量和增量的贡献率分别为8%和19.1%。传统优势产业向价值链高端攀升,服装、家具、钟表、珠宝和眼镜五大产业合计贡献税收8.4亿元。
尤其值得注意的是,重点企业贡献突出,百万元以上纳税大户共11460家,贡献税收1895.7亿元,占总体税收的比重超八成。总部企业能级提升,总部企业贡献税收513.9亿元。本土企业入围中国500强共29家,贡献税收443.3亿元;A股上市公司269家,贡献税收158.4亿元,优质税源加速集聚。
据了解,市地税局主动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,持续推进“放管服”,全面落实税收优惠政策,主动营造公平法治的税收营商环境。
全年减免税规模达508.6亿元,增长30.4%。其中:支持“双创”减免160亿元;研发费用加计扣除减免连续9年居全国地税系统;为高新技术企业和重点软件企业分别减免59.4亿元和42.2亿元,为小微企业减免2.5亿元。主动作为发放减税“红包”,降低土地使用税税额标准,为纳税人减负34%;扩大房产税困难减免税政策享受范围;主动做好“营改增”后的附加税费减免,自去年5月份以来累计减负63.4亿元。
此外,地税还与公安经侦部门合作建设税警数据交换平台,加大税警合作力度;与国税联合稽查527户,查补税款13.8亿元;完善税收违法“黑名单”制度,与30个部门开展联合惩戒合作,追缴税款近3亿元。